丰收节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神州大地处处铺展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动人画卷。丰收,不仅是产量的提升,更是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蜕变。中农联集团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笔,正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一、产业融合强根基
中农联海南、云南烟叶种植基地,村民们正满怀喜悦地采收金黄烟叶。中农联集团创新推行“站外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售”模式,既显著降低种植成本,更大幅提升分级效率。同样,在中国辽宁、河北、新疆、山东东营、山西、安徽、广东、广西、福建、黑龙江乃至巴基斯坦的广阔土地上,中农联集团正携手各方资源,共同谱写堪称为“绿色黄金”的红麻槿种植与高附加值融合的新篇章,中农联集团依托集约化管理与科技赋能,推动红麻槿产业向高附加值跨越,全面拓展乙醇、生物柴油等多领域应用!
红麻槿种植基地
中农联集团以农业为基、市场为向,积极拓展生态农业新路径,不仅在新疆助力沙漠变绿洲、在山东推动盐碱地焕新为绿地,更联合地方平台与农业合作社,实现烟叶、红麻槿等作物的现代化种植与专业化烘烤,真正让农业“强起来”,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二、科技赋能添活力
1.产销一体
在第二产业环节,中农联集团下属企业:天津津众与北红现代,强链延链、优势聚合,实现产业链控制力与附加值提升的重大突破!
二产企业的布局是中农联集团强化食品加工核心能力、夯实全国供应链网络的关键落子。天津津众,极大增强了公司在肉类分割及精深加工领域的实力;北红现代则重点补强了粮食品类的现代化加工与转化能力,尤其在对玉米等粮食的深加工方面表现突出;同时公司还开展进口白糖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中农联集团深化协同,构建起从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的强大中台!
2、“碳”路先锋
同步,中农联集团充分发挥红麻槿的多重价值优势。通过精深加工,将红麻槿的花、叶、籽、茎秆等各部分"吃干榨净":花朵可提取天然色素和化妆品原料,叶子可加工成保健茶饮,籽实可榨取高品质食用油,茎秆纤维则可制成环保包装材料。
引进国际先进的提取和加工技术,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质量管控体系。通过建设现代化加工车间,红麻槿从简单的农产品逐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原料和终端产品,并积极拓展乙醇、生物燃油等绿色能源领域的应用。这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显著提升了红麻槿的经济价值,也有效减少了碳排放,与全球碳中和战略相契合,展现出广阔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前景。
3、产业闭环
中农联集团以创新科技重塑生态农耕,打造全产业链闭环新模式,精选高产优质烟叶、红麻槿品种,结合国内外优质钾肥资源,通过科学配比制成高效复合肥,实现"种肥一体"的绿色循环体系。“我们不仅要掌握技术的高度,更要掌控产业的厚度!”中农联集团正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的双轮驱动,将农产品的增值收益牢牢留在产业链内,让每一份收成转化得更充分、流通得更高效、价值提升更显著,这一举措更是中农联践行产业报国、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脚步!
三、渠道打通促增收
丰收既要产得好,更要卖得远。中农联集团凭借其全球布局与一体化供应链优势,构建起覆盖多国的全流程贸易通道,成功对接国际采购商、全球知名企业等高端渠道,推动如红麻槿等特色农产品大步迈入国际工业与消费市场,实现全球资源与市场需求的高效衔接!
“以往好产品缺品牌、少渠道,难以走出国门,”一位马铃薯供货商表示,“如今依托中农联的全球供应链网络,销售额实现成倍增长!
巴基斯坦政要接待中农联合作伙伴
四、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欢庆丰收的时刻,更是启航未来的新起点。中农联以三产融合的创新模式,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城乡协同,让丰收喜悦漾在农民脸上,让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中农联集团以实践充分证明:唯有深化产业融合、强化科技赋能、打通市场渠道,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丰收中国,一片光明;乡村振兴,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