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生鲜批发市场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全国政协委员乔晓玲建议加大冷链物流投入

2020-07-17 来源:

“我国冷链物流迎来高速发展期,虽有一定规模,但发展跟不上市场需求。”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晓玲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议加大冷库、冷藏车等投入,重点解决中西部农产品产区冷库短缺问题,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及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加速冷链市场进一步发展。


01 冷链物流迎来政策市场双利好

受新冠疫情“宅经济”影响,线上生鲜订单火爆,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平台出现订单暴涨的情况。这也让生鲜市场“赛道”再次升温,并为冷链物流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冷库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5万吨。同时,我国食品冷链物流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9年实现食品冷链物流总额6.1万亿元,同比增长27.08%。


在政策端,冷链物流也迎来利好。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这是我国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此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以及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02 七成生鲜批发市场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冷链物流涵盖从农村至餐桌一体化建设,冷链物流的发展将带动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农业、制造加工业、物流业、技术装备业、商贸业等。”全国两会期间,乔晓玲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发展速度跟不上市场实际需求。


以投入来看,我国冷链设备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不足,从预冷到最后一公里配送,均有较大设备缺失,冷链流通率和运输率远不及发达国家,生鲜产品在运输途中腐损率过高,造成严重浪费。乔晓玲给出一组数据,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全国70%以上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缺少冷冻冷藏设施;国有冷库中,近一半使用30年以上;冷链运输装备也技术落后,能耗高、不环保。”乔晓玲建议,应加大冷库、冷藏车等投入,重点解决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问题。


此外,据统计,超过90%的冷链物流运输尚未配备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信息化系统尚未大范围普及。因此,乔晓玲呼吁增加信息设备的投入,建立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冷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03 应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据了解,我国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冷链物流相关标准不统一,冷链物流运输、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和包装、配送、零售等各环节的设备设施,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可供参考与执行的统一标准。


“建议健全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规范我国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乔晓玲建议,应加强冷链物流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管理。


我们还注意到,冷链物流行业还存在成本高、经营不景气的现象。乔晓玲调研发现,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盈利空间较低,平均只有1%-2%的净利润,“例如冷链运输车油耗成本、冷库租金低等,致使冷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她建议,相关部门应出台税收减免、提供设备改进资金等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冷链行业“卡脖子”问题。


此外,我国冷链物流起步晚,缺乏专业人才,人员配备仍然不足。乔晓玲建议,我国中、高等院校加大设置相关专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开展相关研究,设立高效绿色冷链物流新技术和新装备研发专项,形成系列技术标准和新型准备。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da10a906dcc74b73938f6f85f7db8102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视频号